本馆要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本馆快讯
环江发现的“羊角化石”是珊瑚化石
发布时间:2023-02-08 15:40:53 来源:本站 作者:付琼耀/熊铎
2023年2月1日网络上疯传“环江发现一处古羊角化石群”,引起了众多不明真相群众的极大关注。从现场图片上观察,在一块较平整的石板上,杂乱的分布着众多呈圆柱状弯曲的角状物,乍一看确实像一个个弯弯的羊角。有网友认为,这可能是一处古人类捕食羊群的屠宰场,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处古人的祭祀坑。一时间众说纷纭,似乎发现的化石是羊角已经确定无疑。但广西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看到现场图片后立马有了不一样的观点。“这一看就是珊瑚化石”展教部熊铎副主任如是说。
图1:发现“羊角”化石后媒体争相报道
珊瑚化石是海相地层中常见的化石种类,它怎么会出现在环江这个地方?为什么珊瑚长得那么像羊角?那块石板上除了珊瑚还有没有其他生物化石呢?
带着诸多疑问,也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广西自然博物馆立即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取得了联系,并于2月2日—2月3日派4名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环江县明伦镇吉祥屯进行了实地探访。
图2:珊瑚化石发现点
到达环江县明伦镇吉祥屯后,这里热心的村民迅速领着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了化石发现地,大家都想知道这“羊角”的身世之谜。
在现场看到,“羊角”发现地为一处农田,主要种植水稻,但耕土层并不厚,周围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碳酸盐岩岩块。“羊角”集中分布在一块约6平米见方的碳酸盐岩板上,岩板深深的斜插入土层中,体量还不小,仔细观察还能在岩板上发现一些其他生物的化石。
通过观察“羊角”形态特征,工作人员立马有了答案——这些类似羊角的化石其实都是某一类珊瑚化石。而通常说的羊角是指哺乳类羊亚科下的成员头顶长出的角质鞘。既然是哺乳动物,它出现的时代相对较晚,并且羊角的解剖结构也与珊瑚这种低等生物存在天壤之别,所以从结构上就可以很容易地将两者区分开来。
Q:珊瑚化石?它怎么会出现在稻田里?难道我们这里以前是海洋?
A:没错!通过查阅地质资料,我们知道吉祥屯这个地方出露的是一套石炭系的地层,时代距今约3.58亿年以前。那时别说这个地方,整个广西都还处于一片汪洋之中。所以,在这里发现一些珊瑚、海百合、腕足、腹足等海洋生物化石就不足为奇了。
Q:既然是珊瑚化石,那它有什么价值呢?
A:首先是它的学术价值。珊瑚化石是地球生命演化变迁的见证者,对地层时代具有指示意义,通过不同地区珊瑚群体的组合我们可以知道珊瑚生活的大致时代。不同珊瑚生活在不同的水域环境中,通过研究珊瑚的种类可以推测其生活在深海、浅海或滨海环境中。其次,珊瑚化石具有很好的科普展示价值。特别是集中连片保存的珊瑚群化石,可以给观众一种仿佛置身于3亿年前海洋的感觉,所以放在博物馆里展示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Q:那我们该如何处置这处珊瑚化石地点呢?
A:根据我们的观察,这处化石地点至少有3种不同的珊瑚类型,其中呈羊角状的为单体四射珊瑚类,另外两种呈从枝状的为复体横板珊瑚类。除此之外,还发现一些腕足动物。这么多珊瑚化石集中在一起保存确实少见。建议将它进行原地保护,并在旁边立一个说明牌供游人参观,这也是对吉祥屯历史的一种展示,只不过这段历史非常久远。
至此,羊角化石的谜团被解开。
通过这件事让我们看到了普遍民众对古生物化石的浓厚兴趣,以及化石保护意识的增强。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进行自然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图3:环江吉祥屯石炭纪珊瑚化石群
科普小课堂:
珊瑚是刺胞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约7000多种,均为海产,自寒武纪开始出现后,一直延续至今。珊瑚由珊瑚虫体和其分泌的钙质骨骼组成。刚出生的珊瑚虫,往往在海洋中自由地游动,但成虫以后会选择固定在岩石上或“先辈”钙质骨骼上。珊瑚虫会伸出触手,捕食浮游生物,并分泌出碳酸钙来塑造自己的外骨骼。
5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珊瑚的祖先就已经生活于海洋之中,它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原始的生物。珊瑚分四射珊瑚亚纲、横板珊瑚亚纲、六射珊瑚亚纲和八射珊瑚亚纲。前两者早在奥陶纪就已经出现,二叠纪末灭绝。六射珊瑚和八射珊瑚最早出现于三叠纪,一直生活到现在。
通过观察珊瑚化石外部表面会发现有一层层的细线,这叫生长线。根据对现代珊瑚的研究,每一条细的生长线代表一个昼夜,而每一个生长带或生长周代表一个月,据此可以知道珊瑚每年的生长周期。如果珊瑚体表保存特别完好时,就可以通过计算每个生长周期所包含的生长线的数量来推算当时每年的天数,这就是神奇的“珊瑚日历”。石炭纪时期,一年约390天,远高于现在的365天。
羊是羊亚科动物的统称,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牛科下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