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然广西 > 生物多样性
动物概况
  发布时间:2022-09-29 00:00:00  来源:本站   作者:本站   


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山地地区,境内地形复杂,地貌类型丰富。有着多样的气候和复杂地形地貌,由于第四季冰期广西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直接侵袭和破坏,生物演变发展进程未发生中断,使这里栖息繁衍着众多的动物,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在国际上深受关注。

 根据《广西陆栖脊椎动物名录》(2011)记载,广西陆生脊椎动物4纲,39目,149科,1144种。其中,两栖纲3目,11科,105种;爬行纲2目,21科,177种;鸟纲23目,81科,685种;兽纲11目,36科,177种。

广西南临北部湾,北部湾是我国四大著名的渔场之一,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属于热带、亚热带内海,是海洋生物理想的栖息和繁衍场所。生长有已知鱼类500多种、虾类200多种、头足类近50种、蟹类190多种、浮游植物近140种、浮游动物130种(广西概况2013,广西地情网)。沿海经济贝类众多,主要经济贝类有马氏珠母贝、牡蛎、日月贝、文蛤、鲍鱼等;主要蟹有锯缘青蟹、梭子蟹。此外,还有许多有科学、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和珍贵稀有资源,如中国鲎、海蛇、河豚、海马、儒艮和文昌鱼等。

  白头叶猴 Trachypithecus poliocephalus

白头叶猴又叫花叶猴、白叶猴、白头乌猿等,它的体毛也是以黑色为主,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颈部和两个肩部为白色,尾巴的上半截为黑色,下半截为白色,手和脚的背面也有一些白色。白头叶猴仅分布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数量十分稀少,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种。

1 白头叶猴(摄影韦晓)

东黑冠长臂猿 Nomascus nasutus

东黑冠长臂猿是世界上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之一,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红色名录列为全球极危(CR)物种(IUCN,2008)。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一度认为已经从中国灭绝,2002年越南调查人员在越南北部Trung Khanh 县靠近中国边境的一片喀斯特森林中重新发现了该物种的一个小种群,2007年中越联合调查显示东黑冠长臂猿共有18 群,约110只,其中分布于中国的东黑冠长臂猿有4 群约20只。目前关于该物种的生态习性所知甚少,相关的科研正在开展。

2 东黑冠长臂猿(摄影赵超)

  儒艮Dugong dugon

  “南海有鲛人”是南朝时我国古人在《述异记》中对儒艮的记载。儒艮又被称为美人鱼,是海生哺乳动物(偶尔会进入淡水流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岸,特别是有丰富海草生长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部湾的广西沿海。广东和台湾南部沿海以及海南岛西部沿海如八所港亦有踪迹。儒艮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呈昏睡状。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种。

3儒艮(摄影王力军)

冠斑犀鸟 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

    冠斑犀鸟体形十分奇特,嘴上具有大的单峰盔突,颜色为腊黄色或象牙白色,为稀有的观赏珍禽之一,在广西分布于扶绥、大新、崇左、宁明、隆安、龙州、靖西等地。一对犀鸟中,如有一只死去,另一只绝不会苟且偷生或另寻新欢,而是在忧伤中绝食而亡,故被人誉为“钟情鸟”。冠斑犀鸟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4 冠斑犀鸟(摄影 梁家登)

猫儿山小鲵 Hynobius maoershanensis

 猫儿山小鲵属于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的一种两栖动物,体型较大,背部黑色。主要分布于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广西特有种。小鲵科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 被认为是有尾目中最原始的一个类群。中国小鲵属以前记载为8种。猫儿山小鲵与资料记载的小鲵属动物都有较大的差别。猫儿山小鲵的发现为中国两栖纲动物又增添了一新种,对于研究中国特别是南方地区两栖纲动物的演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

5 猫儿山小鲵

大壁虎 Gekko gecko

大壁虎又称蛤蚧、仙蟾等,是一类体型中小型的蜥蜴,它的外貌与一般壁虎相似。大壁虎多栖息在悬岩峭壁的洞缝,个别也居住在树洞里。大壁虎是药用动物的一种,由于长期捕捉,野生资源日渐减少。我国分布于广东广西河南香港福建云南台湾省有记录。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动物。

6 大壁虎(摄影张月云)

中国鲎 Tachypleus tridentatus

鲎属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共4种。鲎与早寒武纪出现的三叶虫是近亲,其出现的时间较恐龙还早,所以被称为“活化石”。现存的鲎已经历约2 亿多年的漫长演化历程, 但在形态结构上未有大的变化。亚洲海域只有圆尾鲎、中国鲎和南方鲎3种鲎分布,而中国海域只有中国鲎和南方鲎分布。

中国鲎体似瓢形,深褐色,由头胸部、腹部和尾剑三部分组成,全体覆以硬甲,背面圆突,腹面凹陷。中国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国鲎生长周期长,需要近13年时间才能繁殖,由于环境破坏、人类偷捕等原因,成为濒危物种,保护形势较为严峻。

珍珠鹦鹉螺 Nautilus pompilius   

鹦鹉螺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四鳃亚纲、鹦鹉螺目鹦鹉螺科,是世界四大名螺之一,共有2属、6种。珍珠鹦鹉螺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